第(3/3)页 这次苏城之行的第一天,在爷爷奶奶家尝了最地道的苏城菜系后,大家在客厅里写了一下午作业。 第二天,温知菱作为东道主,要带大家打卡一些苏城的必逛景点。 虽说国庆期间人山人海,但爱热闹的几人主打一个“来都来了”原则,决定好好逛一遍。 温知菱住在市中心的老城区,那些著名的景点基本都在这儿。 第一站是富江路,一条有韵味的江南水乡。 白墙青瓦,小桥流水,还有缓慢划过的乌蓬船。 此情此景,是诗人张继笔下“夜半钟声到客船”的完美诠释。 谢澄是摄影爱好者,出门的时候带了一架较为简便的相机。 买完票坐上乌篷船,仿佛穿行在江南的水墨画中,耳边传来吴侬软语的江南小调。 船桨慢悠悠在河面划开一道道涟漪,在秋日阳光下闪着粼粼的波光。 一览两岸风光,曾昀璟突然发现有很多穿着汉服的女孩子们在拍照。 他两只眼睛快要忙不过来,感慨道:“果然江南出美女啊。” 见谢澄拿相机拍着富江路的美景,他着急劝阻道:“你有没有眼力见啊,拍这些干嘛,拍美女啊!” 谢澄的对面是温知菱。 一身纱青色长裙,薄纱质地,做收腰设计。 黑而长的直发随意散着,风吹来时轻飘出好看的弧度。 像清晨林间倏然出现的飞鸟,一瞬间又消失于眼前。 是空灵又出尘的美。 她与江南的适配度太高。 听完曾昀璟的话,谢澄的镜头对准此刻的温知菱。 “咔嚓”一声,定格。 风吹来得恰到好处,她坐在乌篷船上,迎着风浅笑。 秋风和阳光好似都偏爱她。 谢澄很满意自己的摄影作品。 察觉到谢澄在拍自己,温知菱大方一笑,询问道:“给我看看拍得怎么样。” 白语晗和宋初伊跟着一起看,看完后连声赞叹。 当事人也表示很满意,“记得发我原图哦。” 谢澄:“好。” 第(3/3)页